山西高校外语人才培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3-06-14    来源: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三进”)工作,推动扎实开展相关外语教学、课程建设与学术研究,6月10日,由山西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联合山西省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山西高校外语人才培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在太原举行。

山西省内外政校企领导、外语专家和来自30余所高校的200余位外语教师共聚一堂,研讨外语教学中“三进”工作开展路径,聚焦“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使用,共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经验,共谋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

山西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张书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常小玲致开幕辞。

张书林介绍了山西省教育厅推进“三进”工作的统筹部署和阶段性成果,指出省内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参与为“三进”工作的高质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对外语教师提出四点希望: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将外语教育发展的小逻辑,主动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二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和人才优势;三要创新教研活动,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跨院系交流和校际交流;四要深化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和使用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常小玲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教材创新能够有力推动教学创新。“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是在中宣部和教育部指导下落实“三进”工作、深化课程思政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多所高校都在以不同方式,积极探索“理解当代中国”课程建设的有效路径,有力推动了外语学科课程体系、知识体系和教师发展体系的创新。外研社将继续通过学生赛事、教师培训、数字资源研发和测评体系建设等举措,为外语教师提供充分支持,为全面提升课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外交学院副校长孙吉胜表示,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外语人才既要夯实语言能力,更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权威性,可以帮助学生真正了解和理解当代中国与世界,进而用外语讲述好中国故事。教材使用应兼顾语言和内容两方面:既应关注外语表达中的政治敏感性,解决核心内容的表达;又应充分利用教材文本,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拓展。

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刘晓哲认为,外语教育工作者应秉持国际传播的格局,讲好中国故事;应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域,站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高度,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维护对于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正确认知。她强调,外语人才肩负着作为“纽带与桥梁”的重要使命——让国际社会真正了解与理解真实的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应把握好意识形态,强化使命担当,让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叠,要求国际传播做深做细。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令世界瞩目之时,外部环境日益复杂,西方社会对华认知存在误解,亟需通过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交流互鉴得以缓解与消除。理解当代中国与文明交流互鉴,应站位于广阔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视野;应在充分的双向互动之中,读懂中国、传播中国;应秉持精准传播意识,发挥青年作用,拓展国际传播效益。

山西省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兵就“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专业认证作了报告,鼓励各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牢固夯实自身基础,积极争取更高级别的专业认证。他强调,专业建设应主动对接所在院校的整体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方针,积极响应省域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教师应关注自身发展,适应国内国际新形势与新要求。

在教学实践交流环节,外研社高英分社英语专业部副主任万健玲针对“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的教学支持建设与教学案例展开了详细介绍;晋中信息学院商务英语学院教学副院长葛晓晶,山西医科大学外语系教学科科长高绍芬,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张雪莉,晋中学院外语系李丽,山西省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赵建常,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史文华基于校本实践,分享了以“三进”为引领、推动落实课程思政、科学有效使用教材、培育卓越外语人才的具体举措和实践经验。

教学实践交流环节由山西省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院长李红丽,山西省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郭爱萍主持。

会议最后,刘兵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强调外语专业应抓住发展新机遇,勇担时代新使命,培育外语新人才。

版权所有山西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渊智园内)
邮编:030006 电话:0351-7018401 Email:spzx@sxu.edu.cn